掃描分享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社交媒體幾乎覆蓋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無論是你通過LinkedIn加同事好友,在Twitter關注名人,或是在Facebook上加朋友和親戚,人們只要通過社交網絡就能了解你的最新動態。
但這些社交媒體已不再只是關注某人動態的監視器。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利用社交網絡數據,這意味著也許某個不靠譜的線上聯系人就會導致你貸款申請失敗。
你的Facebook簡介會和你的信用評分一樣重要嗎?
根據LendUp等初創借貸公司的說法,你的Facebook好友可能會影響到你的貸款申請。一小部分借貸企業已經開始依據Facebook,Twitter,LinkedIn和Yelp!等社交媒體數據判斷借款人貸款資格。
盡管大多數大銀行還在依賴FICO評分和征信所報告判斷借款人的可靠度,小規模貸款人已經將目光轉向社交網絡的力量了。
在接收TIME采訪時,LendUp的CEO Sasha Orloff表示,諸如社交賬戶年齡、與朋友地理位置親密度以及好友數量等因素都會被當做貸款審核評判依據。
影響社交媒體貸款因素
如果你是那50%Facebook好友超過200個的人,那我得對你說句抱歉了。Orloff解釋說,擁有“一個強大、親密的當地社交網絡”證明貸款申請人在當地可獲得足夠支持。而對像LendUp這樣的機構來說,虛擬好友的數量和地理位置也說明了潛在借款人的穩定性和之后準時償還貸款的可能性。
Facebook簡介和LinkedIn賬戶也會被用來交互檢驗個人基本聯絡信息的一致性(例如手機號、居住城市等)以及受雇歷史記錄。
LendUp稱“點贊”和分享照片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這是要避免因宗教、政治或種族而拒絕貸款帶來的麻煩。但反對這種做法的人也對該方案有可能導致的監管和貸款算法問題提出了質疑。
消費者支持為“不公平的”歧視吶喊
Orloff及其團隊并非唯一一個利用這一公共數據的貸款機構,Lenddo和德國的Kreditech這樣的小貸款人也已將社交數據納入他們的貸款決策考慮范圍。
盡管貸款人可以通過社交媒體數據幫助申請人拿到無法在銀行拿到的小額貸款,批評家還是認為這種征信方式會導致監管缺失,并對其他大型貸款機構采取類似融資標準持擔憂態度。
當評估申請人信用特征時,大銀行堅持“5C”原則,包括:
能力:評估申請人的償債能力和債務同收入的比例。
擔保:無法支付時貸款人可賠償的資產及其價值(例如你家或汽車)。
資本:借款人最小化貸款違約風險的舉措。
條件:例如,公司貸款中,銀行會評估公司在目前條件下的預期市場表現。
特征:貸款人會評估申請人的支付歷史、信用評分、信用報告和之前第三方貸款人提供的信息。
然而,目前還沒有關于根據社交媒體數據審查一個借款人財務完整性的聯邦法規。這種含糊的做法可能會導致某些申請人被拒,這很不公平。
Meriwest Credit Union團體關系部門經理和Credit Union Guy博客創始人Greg Meyer并不看好這種新興的信用評估方式。
Meyer說:“社交媒體跟貸款包銷根本沒關系。Facebook是社交媒體,不是經濟類的媒體。一個人的朋友和觀念跟他們的信用可靠度無關。”
社交媒體簡介還未被納入未來評估方式中
汽車貸款或房屋抵押貸款因為金額較大,所以風險也不低,因此貸款人仍然傾向于使用5C原則判斷貸款申請。
和25,000美元的汽車貸款相比,800美元的小額個人貸款的違約風險更小,這可能是新興貸款機構樂意把社交媒體數據作為一個信用標準的原因吧。然而,輪到小企業貸款時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AmeriMerchant的COO Darren Schulman是小企業融資人,他向我們描述了社交媒體是如何成為小企業穩定的重要指標。
Schulman說:“給企業融資前,我們通常會大致了解一下該公司的社交媒體活動,比如Facebook和Yelp!上的內容。例如,假設我們在考察找相似情況下的兩家飯店。其中一家在Facebook很活躍,經常發布照片,回復顧客等。同樣,該飯店在Yelp!上的反響也不錯?!?/p>
“與之相反,我們假設其他飯店也有Facebook主頁但信息還沒填全——沒有簡介,或封面圖像,沒有公告,和消費者也沒有互動,那么我們會更傾向選擇在社交媒體上有正面評價的那一個。”
目前這些新興的融資服務仍在不斷擴展,如果這種通過社交媒體數據審核貸款的方式得以推廣,大銀行可以選擇強化潛在借款人的社交報告的影響力。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點擊下方鏈接保存課件。
點擊下載金融科技大講堂課件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