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分享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Wesabe是美國第一批成立,也是第一批倒閉的在線理財平臺。該平臺籌建于2005年12月,2006年11月正式運營,2010年7月倒閉。經營四年,這家首批成立的在線理財平臺為何倒閉?本文將分析Wesabe的失敗原因,以期為行業后來者帶來一些啟示。
Wesabe最初以在線社交理財為特點,鼓勵用戶互相探討理財計劃、管理財務賬戶,同時平臺也會利用技術整理分析用戶財務狀況,為他們提供理財建議。用戶首先自行上傳金融賬戶相關消費信息,注明每筆費用的使用原因;其次按照自身需求建立一個未來預算;然后平臺其他用戶可以來瀏覽該用戶的Wesabe主頁,根據他的花銷情況共同探討未來預算的可行性,提出建議與意見,同時平臺也會根據用戶上傳的數據提供一定的理財建議。Wesabe本意是將社交與財務管理聯系在一起,旨在建立一個人人共享財務管理方法、共討財務管理的平臺。
由于成立時間早且模式較為新穎,在2007年9月之前,Wesabe一直被認為是在線理財行業的領頭者,然而當競爭者Mint贏得同年TechCrunch40大會并迅速發展擴張后,這第一名的位置便拱手讓出。2009年9月,Mint因被Intuit公司收購而競爭力大增,這之后不到一年的時間,Wesabe宣布倒閉。我們總結Wesabe的倒閉有以下兩點主要原因。
Wesabe通知:
最近幾個月來,Wesabe的財務預算都較為緊張。雖然平臺現在依然收到許多用戶的反饋表示我們的服務對他們很有幫助,但我們始終無法為用戶提供他們最想要、最核心的金融管理服務。有一些用戶在起初使用平臺的時候反饋很好,但隨后就遇到很多困難以至于不想繼續使用下去,這種情況令我感覺很糟糕,這種體驗不是我們想為用戶提供的。與此同時,Wesabe運營至今存儲了很多用戶的敏感信息,緊張的資金預算使平臺無法維持正常的運營和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證,出于責任心,我們決定停止經營。我們已無法提供用戶理想中的產品,因此Wesabe今后將不會接受新用戶。
1. 產品問題--不滿足客戶需求且技術不足
從上文對Wesabe的服務描述可以看出,平臺需要用戶自行上傳金融賬戶的收入與花銷信息,并非像Mint、Personal Capital等平臺一樣允許用戶鏈接銀行卡,而后平臺直接自動更新消費信息。手動上傳金融賬戶信息加大用戶工作量,使獲得服務的過程繁瑣且麻煩,這是多數用戶離開Wesabe轉而使用Mint等其他平臺的關鍵原因。那么Wesabe為何要在四年間堅持這一不受用戶喜愛的服務方式呢?
Wesabe要求用戶手動上傳金融賬戶信息,并沒有根據用戶需求設計產品,而是以自我夢想為藍圖。按照平臺創始者Marc Hedlund的想法,他希望通過Wesabe提供的服務來幫助用戶建立正確的金融行為(I prioritized trying to build tools that would eventually help people change their financial behavior for the better),提升用戶的金融關注度與參與度。通過自行上傳信息用戶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而非簡單地獲得可視化的收入支出圖表。而且平臺不需要用戶鏈接其金融賬號,因此是完全保證資產安全的。這種通過網站來教育幫助用戶的夢想雖美好卻不受歡迎,消費者顯然更喜歡全自動財務分析軟件,而不想花費過多時間學習與管理財務數據。Hedlund最終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并承認,"為客戶提供他們想要的產品,讓他們開心,才是成功。我們沒有做到,這是Wesabe倒閉的關鍵原因。"不僅僅是在線理財平臺,任何公司都要充分考慮目標客戶的需求與要求,應以此為目標來設計產品,而非不切實際的將個人理想帶入到產品中,逆流而上終究不易。
TIPS:
Mint與Wesabe都是美國第一批在線理財平臺,二者成立時間相近,均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免費的在線理財服務,因此雙方是彼此強有力的競爭者。Mint專注于最大限度降低用戶的參與度,用戶只需要將自己的所有金融賬戶在平臺上關聯,Mint將會自動下載關聯賬戶的每一筆花銷,自動編輯分類他們的信息。不僅如此,Mint將消費者的每筆資金流動都做成可視性圖表,方便用戶一目了然的了解自己財務狀況。
Wesabe技術手段落后無法支撐平臺為消費者提供需要的服務。對于在線理財平臺來說,技術的優良直接影響用戶的體驗、操作和粘性。Wesabe沒有優質的技術研發團隊,且錯失與高科技公司Yodlee合作來提供優質服務的機會,導致平臺走向滅亡。Yodlee是1999年成立的一家專業銀行財務軟件發開公司,十幾年來持續地為花旗、美國銀行等美國大型銀行提供在線財務服務,也為一些平臺提供技術支持與軟件開發支持,在業界極富盛名。Yodlee為許多著名在線理財平臺提供銀行卡數據同步更新服務,如Personal Capital、LearnVest和Mint,不過Mint在2010年底已結束與Yodlee合作,自行研發技術。
在2006年,平臺曾與Yodlee就合作事項進行談判。那時Yodlee剛剛結束了一次失敗的并購導致其管理團隊狀況欠佳,此外他們在談判中所表現的態度也令Hedlund無法接受,出于以上原因,Wesabe沒有和當時市場上唯一能提供數據整理服務的公司Yodlee合作,平臺需要自行研發技術。這造成早于Mint成立的Wesabe在對手上線6個月后才開始有自己的數據管理系統,而且,無法自動同步用戶銀行卡數據。
Hedlund說,當他拒絕Yodlee的時候,他們團隊也很清楚,未來將會有另一家平臺與Yodlee合作。但團隊相信他們自己能夠研發出不差于Yodlee提供的服務,他們失算了。Mint與Yodlee的合作使Mint迅速上線,為用戶提供更為方便的服務,大量Wesabe用戶流失到Mint。但Wesabe的失敗在于高估團隊能力而非不與Yodlee合作,另一家美國在線理財平臺PageOne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們也沒有與Yodlee合作,但是平臺卻自行研發出了能夠與Yodlee相匹配的數據整理技術。
2. 盈利問題--吸引風投不足卻又無法自給自足
從之前Wesabe提供給用戶的關閉平臺公告來看,平臺最終關閉是由于資金緊缺,無法維持網站正常運營。Wesabe這么缺少資金嗎?據Hedlund稱,在平臺倒閉前9個月,Wesabe就已花光了所有風投資金,在剩下的9個月中,平臺一直依靠微薄的盈利勉強經營,但終究不足以維持網站的經營、維護與開發,平臺最終倒閉。我們來分析下Wesabe為何會資金緊缺。
Wesabe沒能吸引足夠的風投資金。2007年2月,平臺獲得來自O'Reilly AlphaTech Ventures的70萬美元資金;2007年6月,Wesabe收到由Union Square Ventures領頭的400萬美元。這家成立四年的平臺共獲得兩輪投資,共計470萬美元。470萬美元算是什么樣的數目呢?在現有的現在理財平臺中,獲得風投最多的平臺為Learnvest,有7200萬美元之多,而獲得風投較少的一家為Upstart,這家僅成立一年的平臺也已獲得770萬美元投資,Wesabe顯然沒能吸引足夠的風投資金。
Wesabe沒有可靠的盈利手段。Wesabe主要為用戶提供免費的財務管理服務,因此想要盈利就必須有其他的經濟來源,比如與金融機構合作提供廣告或是推薦用戶購買其他理財產品。事實上,缺少盈利點也是行業多數平臺所面臨的問題。因為在線理財平臺的經營理念大多相似,即追求最低成本的運營,讓利給消費者,以低廉的甚至免費的服務吸引普通用戶參與,這造成了在線理財平臺多為免費平臺,即使收費也相當低廉。像Learnvest、Personal Capital推出的財務管理軟件均免費,而平臺的收費客戶卻是少之又少,前者只有3000多名收費用戶,后者只有700多名。不過,一些平臺有自己的盈利手段,如Mint為多家金融機構做廣告,推薦金融產品;以技術出名的SigFig與一些券商合作,收取一定的推薦費用,甚至還會向YahooFinance等知名平臺提供技術支持,為他們的用戶提供增值服務。總體來說,從用戶端收取費用的平臺為少數且很難盈利,與金融機構合作收取廣告費或推薦費是眾多平臺的主要盈利手段。
作為一款免費軟件,Wesabe無法從用戶獲利,過多的金融機構廣告與產品推薦又會影響本就不完美的財務管理服務,因此平臺最終因資金緊缺而倒閉。
商場如戰場,行業的興起必定伴隨著戰火彌漫,在許多平臺脫穎而出的同時,那些倒閉的平臺也同樣值得被人關注與記住,希望行業后來者能銘記他們失敗的原因,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點擊下方鏈接保存課件。
點擊下載金融科技大講堂課件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