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分享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1. 社交網絡的出現
與自然界大多數動物一樣,社群(Community)是隨著人類進化發展自然而形成的社會現象。社群的維系依賴于群體內部合作互利的關系,早在猿人時代,人類就知道群族而居來適應大自然的惡劣環境。一般來說,傳統社會里社群成員有著相似的喜好、共同的語言或生活方式,通常住的距離不會太遠,在同一個村莊、城市或者一個國家范圍內。社群內通過信息交換、物品交換、成員互動來滿足不同成員的需求。
然而,傳統社群的范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交通便利的程度。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興起,消除了社群地理距離的限制,繼而升級出現了像Facebook、Twitter等這樣全球級的"社交網絡"。社交網絡和傳統社群在實質上一樣,都是基于共同需求而建立的網絡。社交網絡發展到了現在,已經成為人們展現與獲取訊息的最主要的途徑,例如通過朋友圈了解熟人間的生活動態,通過LinkedIn來獲取工作機會等。
2. 社交投資的興起
早期,金融交易被描述為證券經紀人替客戶在交易所買賣金融資產。彼時,人們會通過新聞通訊等方式跟隨成功的交易員,這其實就是社交投資的雛形。伴隨著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交易逐步取代了人工的證券交易成為投資者之間交換金融資產的主要方式。社交網絡出現以后,交易員成為了金融行業中較早使用社交平臺來進行信息共享的一群人,他們把社交網絡服務作為一種新的信息來源,這些信息多數都是關于金融市場的。
其實,不光交易員,幾乎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投資理財的需求,都有與其他人交流金融市場觀點、信息的需求。于是,專門性的金融社交平臺應運而生,像Seekingalpha、StockTwits、雪球網等就是關于股票、債券、共同基金、ETF等各種資產的投資研究平臺。用戶可以在這類平臺上發表文章、與平臺其他用戶交流投資觀點來集合眾人的智慧(Crowd Wisdom)做投資決策。但是,這類平臺通常本身并不提供金融交易的服務。
除了這種專門性的金融社交平臺,還有一類平臺隨著社交網絡的興起而產生,就是更偏重投資屬性的社交投資平臺。這類平臺基本上是由早期的在線金融交易公司發展而來的,其中一些發展模式已日趨成熟,代表性平臺包括ZuluTrade、ayondo 、Covestor和eToro等。
3. 社交投資平臺
本文關注的焦點是以eToro為代表的偏重投資屬性的社交投資平臺。由于其投資屬性要強于社交屬性,因此我們將社交投資定義為在社交網絡中交換投資交易信號。其實,這類社交投資平臺最大的特點就是為用戶提供了"復制交易"的功能。
在散戶投資者中,社交投資平臺所細分的群體是那些自己愿意去控制投資、學習投資,但是又不太懂投資,同時也不愿意把錢交給專業投資者的散戶。那么去模仿高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復制交易" 。
社交投資平臺的使用者可以分為交易信號提供者(Signal Provider)和交易信號接收者(Signal Follower)兩種類型。交易信號提供者是指公開自己的交易信號來供信號接受者復制的用戶,一般來說信號交易提供者是指交易高手。交易信號接收者(跟單者)可以復制交易高手的交易信號,當交易高手每做一筆交易,其交易信號會同時在二者的賬戶中執行。
交易高手是一個社交投資平臺的核心資源,因為平臺上的交易高手越多、水平越高,用戶通過復制交易信號獲取高收益的幾率就越大,平臺對用戶就越有吸引力,從而平臺可以獲得更高盈利。社交投資平臺對交易高手的審核要比普通的用戶要嚴得多,通常需要披露交易高手的檔案資料、交易記錄、實時排名等很多詳盡的數據,有些平臺還要對交易高手進行資格認證和實時監督。
當然,交易高手會獲得比其他用戶更多的報酬。一般來說,交易高手吸引的跟單者越多,對平臺貢獻越大,相應獲得的報酬也越多。對于一個社交投資平臺來說,如何吸引交易高手入駐成了平臺能否成功的關鍵,同時還要防止交易高手過度冒險來損害散戶投資者的利益。我們下面以4個平臺為例來簡單介紹一下他們不同的交易高手模式。
目前,大部分社交投資平臺主要提供外匯交易,少數提供股票指數、股票和大宗商品的交易。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交易類型基本上都是差價合約(Contract For Difference,CFD)。CFD是一種場外交易工具,投資者以某一標的物的價格進行買賣,而不涉及該商品實體的交易。由于CFD允許杠桿交易,投資者只需投入頭寸總額的一個很小比例就可進行一筆交易來獲取高額收益,但是投資者需要承擔的風險也是成倍增加的。
ZuluTrade、ayondo和Covestor這三個社交投資平臺運作模式基本類似,交易高手和跟單者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跟單者和交易高手之間不能之間互動,二者只能通過社交投資平臺進行聯系。
eToro則不同與其他三個社交投資平臺,他建立了一個類似于Twitter的OpenBook平臺來鼓勵交易高手和用戶之間的直接互動,用戶可以點評交易高手的交易記錄或者向交易高手咨詢投資建議。在eToro平臺上面,交易高手和用戶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用戶可以復制交易高手的交易,交易高手也可以復制其他交易高手的交易。因此,我們認為eToro才可以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社交投資平臺。
1. ZuluTrade
ZuluTrade創辦于2007年,總部位于希臘,截止到2014年4月,匯聚了192個國家的100,000名外匯投資高手,累計交易量達658,684,778,721美元。ZuluTrade是一個接通包括FXCM、AVA Trade、ODL、FOREX等近60家外匯經紀商的開放式平臺。
在ZuluTrade平臺上,任何用戶都可以注冊成為交易信號提供者,即交易高手。交易高手使用ZuluTrade賬戶進行交易,其交易結果經ZuluTrade統計并發布在網站上。同時,ZuluTrade會對交易高手進行排名,其決定性因素包括:交易活躍程度、交易經驗、頭寸暴露程度、歷史虧損、歷史盈利、夏普比率等。用戶如果采用交易高手的策略進行交易,則經紀商與ZuluTrade分成,ZuluTrade向交易高手支付報酬。
當用戶在資金賬戶根據交易高手提供的交易信號執行每手交易時,非美國地區的交易高手,可以獲得每手0.5點的固定傭金。而美國地區的交易高手的報酬則是每月浮動的,具體計算方法為:報酬=((跟單交易金額/初始余額)/100)*訂閱費
其中,訂閱費由交易高手每月產生的交易信號決定。
ZuluTrade的特色功能--回測模擬器
所謂的回測模擬器(Simulator)是允許用戶回測交易高手在不同情境下的收益表現。用戶只需把自己感興趣的一位或多位交易高手添加至模擬器中,在設置簡單的參數后,系統就可自動模擬計算出每一位交易員的凈值時間序列、投資回報等數據。用戶可以不斷測試交易高手,直至找出適合自身投資風格的交易高手。
2. ayondo
ayondo是一家德國的社交投資平臺,成立于2009年。ayondo的業務范圍主要在歐洲,他是首個在英國推出"差價外匯賬戶"自動交易的社交交易網絡。ayondo在2013年被列入FinTech全球最具創新能力的50家公司。
ayondo Markets是ayondo獨家合作的經紀商,負責用戶交易賬戶的管理和執行。ayondo Markets向客戶收取非固定點差,然后會跟ayondo和交易高手進行分配。ayondo平臺上的客戶不直接向平臺或者交易高手支付費用,也不需要支付利潤分成,但是需要支付隔夜利息費。
在用戶申請注冊ayondo賬戶的時候就要選擇是"跟單者"和"交易高手",在這個平臺他們是兩種身份。用戶可以通過"交易員排行榜"找到合適的交易員,通過查看他們的歷史資料來選擇要復制的"交易高手",構建基于人的投資組合,每個賬戶最多同時復制5名交易高手。
ayondo把交易高手的職業生涯由低到高劃分為5個等級,等級的晉升主要依據交易時間和收益狀況。交易高手每帶來一手交易,ayondo每月將根據其等級支付1~5美元。
ayondo的特色功能--發現最好的跟單者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個平臺除了讓我們能夠發現最適合我們的交易高手,還有一項功能是讓我們發現最成功的跟單者。道理很簡單,因為同樣是復制交易高手,并不是所有的跟單者都會成功。或者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適合懶人的功能,一旦我們發現最成功的跟單者,只需一個按鍵就可以建立完全一樣的基于人的組合(People-based Portfolio)。
3. Covestor
Covestor是2007年創立的一家社交投資平臺,總部位于美國波士頓,主要為客戶提供在線投資管理服務,與很多基于簡單算法的智能理財平臺不同,該平臺允許用戶復制成功的個人或者專業投資者的真實交易信號。目前平臺支持的交易品種包括:美國股票、美國存托憑證(ADRs)、封閉式基金和ETFs。截至2013年12月31日,Covestor管理的受監管的資產規模(Regulatory Assets Under Management, RAUM)為28,208,737美元。
目前與Covestor合作的只有Interactive Brokers(IB)一家經紀商,對于每筆交易,IB大約收約1美元的傭金。需要說明的是,申請注冊Covestor的賬戶需要導入用戶關聯的證券經紀賬戶的歷史交易數據。
正如Covestor一直宣稱的幫助用戶挖掘頂級投資者那樣,交易高手是Covestor這個平臺的核心。與ayondo類似,Covestor上面的"交易高手"和"跟單者"也是完全不同兩種身份。在Covestor平臺上的交易高手有兩類,一類是非注冊發布者(Non-registered Publisher),另一類是注冊投資顧問(Registered Investment Advisor)。注冊投資顧問是指通過SEC注冊的提供投資咨詢服務的專業人員或者機構。這兩類交易高手都必須使用自有資金進行交易,并且至少要有一年以上的歷史業績。
在Covestor平臺上,用戶訂閱交易信號是以交易高手管理的投資組合為單位的,用戶可以選擇關注其中某個或多個。Covestor上的用戶可以選擇復制投資組合的交易行為,也可以選擇只訂閱投資組合的內容信息,對于后一種客戶則只收取一筆"直接訪問費用"(Direct Access Fee)。
Covestor會根據交易高手管理投資組合所花費的時間,將其分為5類。然后在每一類中根據訂閱投資組合的規模大小為每一筆訂閱支付報酬。非注冊發布者會獲得每一筆訂閱的固定報酬支付,而注冊投資顧問則可以和Covestor平分向用戶收取的管理費和業績提成。
4. eToro
eToro是一家來自以色列的社交投資平臺,成立于2007年,目前已在英國、塞浦路斯、美國和澳大利亞設立分公司。與其他的社交投資平臺不同,eToro既是交易平臺的提供方也是經紀商。現在eToro已有來自140多個國家的超過400萬的注冊用戶,是全球最大的社交投資平臺。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eToro把平臺的社交屬性做到了極致。eToro借鑒國外主流社交網站Facebook和Twitter為每一位用戶提供了個人主頁。在個人主頁上會顯示"關注者"和"復制者"的數目和歷史業績數據等。用戶可以通過個人主頁分享有趣的投資帖子來進行互動交流,也可以將其分享至關聯的Facebook、Twitter或者LinkedIn等。
在eToro平臺上的交易高手其實只是使用真實資金進行交易并且跟單人數較多的用戶而已。和前面三個平臺一樣,在eToro的平臺上也有一套交易高手的激勵計劃-Popular Investor Program。只有當用戶在平臺使用真實資金投資滿3個月之后才有資格申請加入這個計劃。加入這個計劃需要用戶的真實姓名以及個人的照片才能通過審核,同時需要同步Facebook、Twitter或者LinkedIn三個社交網絡中至少一個到其eToro的交易賬戶。
eToro的交易高手激勵計劃會根據個人業績和吸引的"合格復制者(Qualified Copiers)"的數量來給予交易高手每月一定的報酬。首先,根據交易高手在最近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收益情況,將交易高手分為基礎水平(Basic Level)和頂級水平(Top Level)。在這四個時間段內有0-2個正收益的為基礎水平,有3-4個正收益的為頂級水平。對于屬于頂級水平的交易高手(下圖),如果吸引的"合格復制者"的數量如果為501∈【500,749】,則可以收到eToro每月支付的$1000的報酬,但是對于基礎水平的交易高手則只能收到一半的報酬。除此之外,最近eToro還宣布對滿足一定條件的交易高手有50%的點差折扣,也就是交易傭金會比普通的用戶少一半。
引入中國,前景如何?
在我國,互聯網和移動終端都已經非常普及。根據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其中手機網民就有5.57億。微信、微博、陌陌、人人網等社交網絡在國內的用戶數已經很大,可以說大多說人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社交網絡了。中國互聯網用戶的平均年齡已經超過30歲,也就意味著投資理財的需求也是巨大的。中國的網民基數大、習慣于網絡進行社交、投資理財需求巨大,這都為社交投資在國內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國外的社交投資平臺所從事的主要是外匯交易,而國內尚未開放外匯保證金交易。不過,目前中國火熱的股市倒是社交投資在中國發展的一個良好的契機。中國股市目前的現狀是散戶投資者過多,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公布的2014年12月末的數據顯示,持有50萬以上A股流通市值的賬戶占比只有6.34%,而1萬至10萬元的賬戶數占比高達48.44%。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九成以上的散戶投資者在A股中是資金受損的。事實上,國內的散戶投資者理性程度低,很難從海量的市場信息中抓取到有效信息。如果國內有社交投資平臺能將交易高手與散戶投資者聯系起來,對散戶的好處不言自明,甚至對整個資本市場的效率可能都會有很大提升。
不過,如何設計一個能夠匹配中國A股的交易高手激勵模式,則是社交投資平臺能否中國化的關鍵。根據尤金·法瑪的"有效市場假說",如果說歐美的股票市場算半強勢有效市場的話,那么中國的股市只能算作弱勢有效市場。也就是說,在中國A股存在著信息的高度不對稱,那些提前掌握大量消息(機構投研)或者內幕消息的投資者才可以獲得超額回報,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交易高手"。但問題是,在中國一個講究悶聲發大財的社會里,社交投資平臺所能夠給到的報酬會吸引到真正的"交易高手"嗎?
2015年以后中國的經濟進入了新常態,仍然保持快速穩定的增長。經濟總量的不斷攀升,必然會促進金融市場的創新與發展,創業者或許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在中國復制國外社交投資平臺的成功。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點擊下方鏈接保存課件。
點擊下載金融科技大講堂課件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