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分享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在美國和歐洲,眾籌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產業,為各種各樣的“SPPICE”(服務、產品、工程、投資、事業和體驗)提供資金。然而,亞洲的眾籌仍需要巨大支持。
眾籌在中國的發展前景被廣泛看好,預計未來十年該產業市值將達到500億美元,甚至會有更大潛力。不過中國眾籌也面臨諸多限制,比如沒有一個健全的法律體系、缺少創新項目、文化影響力以及信息不對稱等等。
盡管眾籌在亞洲發展緩慢,本文還是認為2015年亞洲國家眾籌產業將在以下四個方面取得突破。
1.創新項目增長
在亞洲,越來越多的創新項目獲得眾籌資金支持,中國在這一方面一馬當先。
一個總部位于香港的眾籌平臺,類似于FringeBacker,幫助藝術家、游戲開發商以及發明家在網上募集資金,截止目前已累計支持32個項目。雖然這與Kickstarter已經注資的上百萬規模還相去甚遠,但是中國有將近14億人口,其中25%的人口都使用移動支付,隨著這一趨勢越加成熟,眾籌市場的影響力將會發生巨大改變。去年,中國移動支付交易額達到了1.6萬億美元。隨著中國進一步涉足債券和股權眾籌市場,交易總額必將繼續迅猛增長。
在中國,房地產眾籌也十分流行,然而同美國房地產眾籌相比,模式卻有所不同。美國和歐洲的房地產眾籌多采用股權形式,而亞洲則更青睞債券模式。
債券眾籌的一種形式———P2P借貸——在亞洲很流行。僅中國P2P借貸市場2013年交易總額就達到168億美元,一舉榮獲全球最大P2P借貸市場桂冠。
然而,知識產權法對自主創業者及其創新項目的保護不力,也動搖了人們為創新項目募集資金的想法。
2.股權眾籌有效監管刻不容緩
股權眾籌要想具有可行性,高效的法規不可或缺。在美國,股權眾籌要等到2016年才能正式被美國證監會和美國金融業監管局認定為合法。而這距離奧巴馬簽發《JOBS法案》已有四年之余?,F有法規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股權眾籌運作的有效性和條理性。意大利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已經通過股權眾籌法律的國家。西班牙、德國和英國正在迎頭趕上。
雖然亞洲的回饋型眾籌平臺不少,而這一類模式并不需要任何法規監管。但是對于股權眾籌法規,亞洲還是有必要與鄰國保持一個步調。
今年早些時候,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針對新創企業出臺了新的眾籌法規。雖然目前印度限制房地產和金融業的從業人員的參與,但是此舉確實為該地區眾籌的發展增加了希望。
今年五月,日本國會(日本兩院制的立法機構)通過了一項法案,完成了眾籌在日本的合法化。《華爾街日報》報道,日本的初期眾籌市場規模大約在8000萬美元左右。
雖然印度和日本的股權眾籌有所發展,但是中國仍然被認為是亞洲發展前景最好的國家。然而,不同于這兩個國家的是,中國還沒有通過多少股權眾籌和P2P借貸的法規。然而,這一局面可能很快就有所改觀,因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今年早些時候就表示將出臺與美國和歐洲現行的法規相類似的股權眾籌規程。
3.大型公司進入眾籌產業
雖然亞洲的股權眾籌仍需進一步發展,亞洲自產的像Demohour和Dreamore(美國Kickstarter和Indiegogo平臺的復制品)報酬和捐獻類平臺發展勢頭卻是很迅猛。在這其中,大公司和集團的參與“功不可沒”。例如,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早些時候推出了眾籌平臺“娛樂寶”,協助客戶投資娛樂業(比如電影、電視節目以及在線游戲制作)。阿里巴巴最大的競爭者京東也發布了“湊份子”(whip-round),以此作為回應,并計劃開展12項眾籌活動。2015年,我們預計會有更多的大玩家參與到眾籌這場游戲中來。
4.券商推動房地產和股權眾籌發展
美國和歐洲的大型眾籌平臺擁有大型的資產管理規模,與之不同的是,亞洲的眾籌平臺仍然采取小規模操作的方式,并且僅僅能開展小型交易。我們不認為2015年企業兼并市場就能達到成熟,因為估值仍然未知。但是2015年第四季度,由券商開辦的房地產和股權眾籌平臺將會大規模出現,估價也會變得更容易些。然而,在未來再多幾年中,我們應該不會看到該產業出現任何大規模的企業兼并。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點擊下方鏈接保存課件。
點擊下載金融科技大講堂課件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